這把胡琴是我約七八年前在汐止某漁具店買的。店主聲稱是手工二胡,店內共有兩把求售,樣式各不相同,當時兩把部件散落一地。我見其中一把形制特別、頗具工藝,故而將其買下。
仔細檢視才注意到它非店主所稱之二胡。因其琴筒非木製,而為椰殼所製;琴皮也非蒙以蛇皮,而以木板為琴皮,故應該稱為椰胡才對。椰殼有大有小,椰殼小者音色明亮高亢為高音椰胡(二弦),椰殼大者音色低沉渾厚為中音椰胡(胖胡、大椰胡)。此琴椰殼大而圓當為中音椰胡,因此我另買同為中音樂器的二胡弦以替代。
椰胡在台灣民間又叫殼仔、殼仔弦,是早期農業社會常見樂器。記得以前在校學二胡時,家母見我拉琴便說這叫「ㄟ弦仔」,又說我外祖父也有一把,以前農閒時常拉琴自娛。內子見著我這把琴說她祖父也會拉。猜想她祖父拉的應該也不是二胡而是殼仔弦,我與內子祖輩皆會拉殼仔弦,而我又有機緣得此琴,或許是上天有意安排要我繼承此藝吧。
此琴琴碼非貝殼,為木製琴碼,出於實驗心態我又多買了幾個不同材質的琴碼用以調整音色。千金亦剪去舊線重新纏綁新線。原先的弓毛因為鬆斷雜亂,用新弓毛取代,由於此弓沒有現行二胡弓有塑膠套管收束弓毛,也沒有弓魚螺絲纏緊弓毛,所以必須用線綁緊才不會鬆軟無張力。
最可怪的是琴首龍頭造型怪異,和一般中國風的龍頭不同,完全是異國風味,搜尋網路圖片找不到和它相近或類似的龍頭,或許真是純手工製造,僅此一把,別無分號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