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4日 星期一

論舊時代的比武方式

某日在拳場上看見某同學在跟另一位同學說話,見某同學說的口沫橫飛,說到激動處還會手舞足蹈的樣子,於是好奇地湊上去聽聽他們在聊什麼這麼開心?哦,原來某同學是在說本門前輩的傳奇比武事蹟啊,於是我淡然的離開了。

其實這故事以前就聽老師講過了,某同學聽了再轉述給另一位同學聽。我並不是因為聽過了才離開他們的談話的,老師說給我們聽的時候我默然了,某同學說給另一位同學聽的時候我愕然了。前輩的比武事蹟固然精彩,前輩的驚人功力我也不懷疑,但這樣的比武方式老實說已是昨日黃花,不能再適用於現代了。新一代的我們若是依照舊的比武方式,相信一定可以輕鬆勝出,沿續本門的輝煌戰績,但恐怕現在的挑戰者不會輕易地接受這樣的比武方式。是以,我認為前輩的驚人功力或可提出以增進我們對習武的熱情、對本門武技的信心,但不宜再把前人的比武事蹟當作學習範本了,他們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的比武方式已經不一樣了。

舊式的比武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先舉一個經典的例子來作說明,以下摘自《逝去的武林》,是網路上有名的公案。

--

《逝去的武林。第三章。尚門憶舊。功成無所用》

唐維祿的師傅是李存義,李存義當國術館館長時,一天有個人背著口大鐵鍋來了,將鍋往地上一放,跳到鍋沿上打了套拳。可想其換步該有多快,腿功了得。

他表演完後對李存義說:「不知李館長能不能做到?」李存義說:「此種技能接近雜技,得專門練,你的腿功如果真好,跟我比比賽跑怎樣?」

兩人說好,相隔兩丈遠,一喊開始,那人就跑。如果他跑出十步,李存義仍未追上,就算輸了。

不料那人一起步,就被李存義推倒,好像倆人緊挨著似的。連續幾次都是如此,最終那人背著鐵鍋羞愧地走了。

此人沒留下姓名,三十幾歲,被國術館學員們稱為「老小伙子」——有了這件事,國術館學員們知道了形意拳腿功厲害,就肯老老實實練功了。

--

我們來看看李存義的這則比武故事。老小伙子能站在鍋沿上打拳,可見其身法極快,但這快是繞圈子很快不是直線快。這人不知怎的被李存義話一激也不比武了,就莫名其妙的答應了比賽跑。我們不知道李存義的強項是什麼,但我們知道形意拳是強調走直線的,所以走直線應算是李存義的強項,而老小伙子的強項是繞圈走,但他卻答應了李存義的比賽方式。故事到這裡其實勝負已分,一切都按照李存義的安排,果然李存義毫無懸念的贏了,老小伙子捨棄自己的強項去遷就別人的強項,焉有不敗之理。最後老小伙子羞愧地走了,我倒不覺得老小伙子有哪裡需要覺得羞愧,或許等他回去清醒了些,會忽然想起他是去比武的,而不是去比賽跑的。兩個人都是習武的人,碰上了免不了要互相較量,但比的竟然不是武術而是賽跑,故事的發展真是令人發噱。形意拳腿功厲害嗎?的確厲害,但就如李存義所說:此種技能接近雜技,得專門練。

基本上舊式的比武場景就如上所述,內容大同小異,總不脫一個固定的格式,這個固定的格式是什麼呢?首先,挑戰者上門了,大師總是表示謙讓一下,想要避戰,避免不了就提出一個方法,通常都是因人設事沒有一定,雙方先經過一陣折衝,但結果一定是照大師的要求來比試,不會討價還價,而挑戰者也不知為何總是答應了。我想如果沒有按照大師的意願,應該就不會有下文了,比試的結果也總是大師贏了,我想大師若是輸了,應該也不會有下文了。比試的過程算是相對平和,雙方既沒有動手,當然也不會受傷,更不可能失了體面,大師也顯示了超人的功力和高雅的風範。故事就這麼結束了,大師的高深武功和高尚武德真讓人感到無限神往啊。但為何舊時代的比武少見拳來腳往,而代以一些莫名其妙的比試方式呢?

當大師提出一個既不傷人又可以測試雙方功力高低的方法時,挑戰者以為賺到了,因為大師開出來的條件,可說是十分簡單,幾乎可以說是送分題,挑戰者豈有拒絕之理?孰知這卻正中大師的下懷,大師又不是做慈善事業的,人家也是要養家活口的,豈會讓你輕鬆獲勝?大師不過是透過話術巧妙的將比武的主動權由挑戰者拿回到自己的手中,這下挑戰者的生殺大權全操之在大師了,猶沾沾自喜而渾然不知自己已落入陷阱即將成為大師傲人戰績的分母。

李存義何許人也,我想不需我多作介紹吧,可說是神一般的存在,很難想像像這樣一個絕頂高手,在比武時竟會耍一些小手段,只能說當時的環境使然,是武林,也是江湖,更是社會的縮影。像形意拳這樣強調實戰的門派都來這套了,更不用說玩太極的會怎樣了,玩太極的遇上了挑戰,十之八九都會這麼說:拳打腳踢容易傷人(或説易傷和氣)不如我站著不動你來推我怎樣?推得動我就算你贏。聽起來很容易,實則仍舊上了他的圈套,試想術業有專攻,玩太極的推手是家常便飯,挑戰者以為佔了便宜,實際上是吃了悶虧,上了對方的當,以自己的弱項對上對方的長項,不輸也難。況且推手是訓練手段,怎的變成技擊方法了?近來網上流傳的太極對戰相撲或太極對抗大力士的影片,不唯是太極拳界的悲哀,亦是中華武術界的悲哀。那位喜歡叫五六個壯漢排成一排去推他的太極拳宗師,如果真是熱此不疲,倒是可以建議他安排一項挑戰,請一千名或一萬名壯漢排成一排去推他,看推不推的動,相信一定可以成為金氏世界紀錄地表最強的男人,比葉問還強。

即使大師是用拳腳功夫將挑戰者打倒的,其真實性也是令人懷疑,所謂的挑戰者或許只是單純想上門求教而已,在請求大師指點的同時不免要實際過上幾招。大師會很大方的說:你隨便出手!求教者本身就是抱著學習的心態配合大師做示範,自然不會出狠招、絕招。求教者若因此受益,而大師也願意傾囊相授,對兩造雙方來說都是美事一樁,最怕雙方或任一方心懷鬼胎。比如說某些沒有武德的大師可能會趁示範時對求教者痛下殺手,然後四處宣傳打倒了某某人的挑戰,求教者被利用也就算了,最怕是被打到身受重傷,那可就賠了夫人又折兵,只能說江湖險惡,人心險惡。別以為不可能,這類狗屁倒灶的事真的在現實生活中上演了,某位八極拳宗師在電視上得意揚揚的述說他是如何打敗前來挑戰的跆拳道冠軍,多虧影音及網路科技發達,今日的我們仍舊可以一再地重覆撥放當時的畫面,看看他是怎麼打贏跆拳道冠軍的。

說到最後那麼現在的比武方式是怎樣呢?雙方戴上適當的護具,在一個規範的、對雙方都公平的時間、場地以及規則,然後雙方各盡所能施展拳腳,管你是大師還是無名小卒,上了台都一樣,沒有奇奇怪怪比試規則的生存空間,這才是我心目中的現在的比武方式。


中華民國101年12月24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