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7日 星期二

練拳要練明白拳

個人練拳的心得強調練拳要練明白拳,何謂明白拳?就是要清清楚楚的明白自己在練什麼,唯有明白自己在練什麼,才能知道怎樣的動作、練法是正確的,知而後行之,如此動作就不會走形,也能明白正確的拳理,便不需要老師時時耳提面命,也能往正確的道路行去。

當然這並不是一天兩天便能達到的,因此必須時時請益、刻刻思索,不把心中疑惑解開絕不罷休,所謂“學而不思則罔”,當學者只知依樣畫葫蘆,卻不明白自己正在練什麼?應該練什麼?也不知還欠缺什麼?這樣如何能窺廟堂之美而有所得?當然也別忘了“思而不學則殆”,總之得要“學思並重”才無所偏廢。

偶見同學拳架走形而不自知,神意沒有對上去,顯未明此中之要點,欲善意提醒而問之:此式在練與用的效果為何?卻一臉茫然不知如何作答。再細問之,竟回:只知手往哪擺,腳往哪放,對於健身之作用、技擊之功效及其他該注意之事項、要求之重點則全然不知。聞言不禁苦笑回答:怎麼你對兩隻手在空中撇來撇去,不會好奇這是在做什麼的?

學者要明白何者是正確的動作,何者為教者自己的習慣性動作。此間所謂教者自己的習慣性動作其意有二:一是教者有意為之,是自己的心得體會;二是教者無意而有之,是自己不自覺產生的習慣性動作。對於前者,學者須區分何者為原始樣貌,何者為教者根據自己的心得體悟所加;對於後者,則需審慎辨別,不可不假思索就照單全收。比如說有些人習慣在動步提膝的時候,提起的腳尖向後勾,腳尖向後勾並非不對,向後勾也有向後勾的作用,但若連腳尖向後勾的人自己也不知道向後勾的作用,不免覺得有些好笑。

當然要學會分辨是非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總之要多聽、多看、多問、多練。同時也要時時省思自己的功架和他人相比有沒有少掉了什麼?增加了什麼?少掉的是否為必要的或不必要的,增加的是否為有意的或無意的。對於一個拳式以二分法的原則將“練”、“用”拆開分解去思辨其間的作用亦是一個好方法。如通臂拳要求手搓抹、腳震踏,手搓抹是在搓抹什麼?何時要搓抹,何時不搓抹?腳震踏是在震踏什麼?什麼式子要震踏,什麼式子不用震踏?一定要搓抹、震踏嗎?可以不搓抹、不震踏嗎?手搓抹、腳震踏,在練中可以練出什麼?在用時有何妙用?值得習者深究。

陳氏太極拳裡反覆出現的手掌劃過耳旁像是撫鬚又像騷耳的動作,有人說是貓兒洗臉有人認為叫虎抱頭,如:六封四閉、斜形、倒捻肱、高探馬……這幾個拳式。對於此中之練、用當作何解釋,自然有各自的解讀,各人的解讀正確與否並不是重點,因為在武術的天地裡並不存在唯一解。重點在於,唯有當你在拳中寄托意念,你才會找到拳意,你的拳才因此有了靈魂,也才能找到安身立命的所在。

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常會得到許多前輩的指導,每位前輩的經歷不同,功力不同,指導的重點也因人而異。他們所提出的意見聽來都頗為合理,但卻有許多不同的見解甚或彼此矛盾的看法,往往使學者產生困惑,到底誰說的才是對的呢?到底該聽誰的好呢?該如何分辨、取捨?是以年資、輩份來決定聽誰的?或是以功夫高下來決定聽誰的?還是用派系來劃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所以和我不同派的意見就不必理會?

個人遇到這類情形,取捨的方法有兩個:一不問年資輩份,也不問功夫高下,只問他們之中哪一個體型與自己最相像,就聽他的。為何?因為唯有體型與我最相像者,他在學習的道路上遇到的困境和我遇到的困境才會是一樣的,他給我的意見才會是最合乎我所需要的。如果沒有與自己最相近之人,則取他們之中身材最劣,而功夫能與其他人比驅者,因此人既能突破身材限制,想必下過極大苦功,對其中竅要必定研究頗深、體會頗深,而先天擁有身材優勢之人,一定不會對此詳加深究,會認為理所當然而輕忽之。二,如有前輩向我宣揚他的理論,分享他的心得,要求我按照他的指導,我必會回問:為什麼要這樣練?依據什麼理論?優缺、效用為何?……等一切細節,假使該前輩無法自圓其說,表示他自己也搞不清楚自己在做什麼,一個連自己在做什麼都不知道的人,如何能確信照他的話去做可以得到什麼,試問還有必要聽他的嗎?

最後,即使對拳式的練用已有一定心得體會,仍須多方研究,時時保持虛懷若谷的求學精神。見他人見解與已不同,不可驟下斷語,認為別人是錯的,自己才是對的,這樣便會阻礙自己的進步。宜保有懷疑批判精神,這樣才不會流於盲信盲從,宜博採眾長,融會貫通,增益已身。


中華民國101年11月27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