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對草上飛,水上飄有點概念的都知道,人不可能真的在草上飛行,在水上飄浮,這純粹是文字上的修飾,藝術上的加工。要知道中國文人是世界上最擅長在文字上粉飾雕琢,無病呻吟的一個族群,這些人寫出來的文章詞句讀來都是要先打折的。
草上飛指的就是現代意義上的馬拉松,亦即長距離跑步的意思,古人之所以取名草上飛或許是認為這些跑者遠遠望去就像是在草上飛奔一樣,所以取了這麽一個充滿詩意的名子。很多影視作品很可愛,劇中的武林高手一定要在草上才能施展他們的草上飛功夫,然後就可以看到畫面中演員掛著鋼絲,吊在半空中,兩腳就像無地可踩的溺水者或上吊者一樣,胡亂地踢著腳尖上的草,然後畫面一轉,大俠也就瞬間到達目的地了。有時真的很好奇如果沒了這些草,大俠還飛的起來嗎?既然這些武林高手這麼會飛,為何不在平地上飛呢?難到只能在草上才能施展輕功嗎,那也太搞笑了吧。
有些人很容易望文生義,看到草上飛三個字就認定既然書上都這麼寫了,那就表示一定可以腳點在草尖上飛奔,不然書上不會這麼寫。若問為何現在看不到有人練出草上飛的功夫?他們可能會回答:這項功夫原本是有的,只是現在失傳了。為什麼失傳?那是因為現代人不像古代人那樣刻苦用功,所以練不出像古代人一樣的功夫。古代人一定練得出來的,不信你看為何電影(電視)會這麼演?表示一定有所本嘛,是不是?又或者說:真正的高手是不屑出來顯山顯水的,他們一定是住在人煙罕至的深山上,默默地在傳承這項絕技,你現在看到的那些根本是騙人的假貨,肯定不是正宗的草上飛。然而吊詭的是這些人既然認為可以照字面上解釋為雙腳點在草尖上飛奔,那為何獨漏飛字不以字面解釋為是在飛行呢?
時下對於拳論之解釋亦犯了如上所述之盲點,如:『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本是感性描述身體之敏銳,即使輕如羽毛、蠅蟲,皆不能落於我身。然而有些人卻是真的去找隻蟲子放在身上練拳,畢竟人是活物不是死物,更何況是在運動當中,蟲子當然要飛走了,於是乎開始哀嘆自己功夫不好,要更加精進云云。精益求精是很好,但這樣是否太過了呢?畢竟是與人互摶的武術,不是馬戲團裡的雜耍啊。
中華民國101年7月31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