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0月27日 星期六

與張老師的對話

今天幸運地在中X大樓旁的小公園裡遇見了張老師,簡單的說明來意,並強調是江老師推薦之後,只見他低頭深思了一會兒,面有難色地說他基本上是不收學生的,況且他們眾多師兄弟之中,江老師的功夫算是頂尖的,而他的功夫算是差勁的了,他不明白為何江老師要推薦他?然後他向我要了電話說要跟江老師CHECK一下才能給我回覆。接著,他邀我到旁邊的椅子上聊一聊。

他詳細的問明了我的來意和之前練習的進度之後,重申他不收學生的原因:一是功夫差勁;二是個性不喜;三是面貌醜陋。他向我說台北有很多他們的師兄弟,其中也有功夫很好的,所以不必向他學。接著他問我對於拳架有沒有疑問?我說整個拳架打起來還算蠻順的,自己覺得不錯,但是給老師看過之後,才發現有許多缺點,所以才需要老師指導。他說只要老師教的正確,動作、方向皆無誤,即使沒有老師,也可以練出功夫來。他勸我不要想太多,只要每天苦練,日子久了,功夫自然就會進步。

他聽完我學拳的經歷後,見我求學意志堅定,似乎是有感而發,也許是故意澆熄我的熱情,他說:「每個人在剛開始學拳的時候都會對未來充滿著憧憬和夢想,一開始的時候,充滿熱情與抱負,可是等到十年二十年後,雖然這些想法還是會有,但表面上都絕口不提了,只是悄悄的放在心裡。」

然後他問我為何想學太極拳?我回答說因為以前有接觸過一點楊氏太極拳,覺得有點興趣,因此想再繼續深造。「那麼,」他說:「楊氏太極拳和陳氏太極拳有什麼不同?」我愣了一下,知道他是有意要考考我對太極拳的了解以及體會,於是我在腦中把我對兩種太極拳所有的知識迅速地統合在一起,並且選擇了一個我自認為SAFE的答案:「陳太和楊太不同的地方在於陳太講求纏絲勁,動作較大,多旋轉腰胯,而楊太動作較小,講究抽絲勁等等。」他聽了之後,語氣略顯急促的強調陳太和楊太的最大不同在於陳太強調掤勁永不丟,而楊太不重視掤勁,因此楊太只能算是陽春麵而已。

他再問我對於鬆沉有何心得、體會?我簡單的回答他說就是身體自然放鬆肩膀、手臂不著力等等。他說那是放鬆後的結果,並且反問我說那些在公園裡打拳的老公公、老婆婆平常也是放鬆不著力啊,為何他們練不出太極內勁呢?我見他話講的越來越快,手勢比的越來越大,便緊張的解釋說:「可是放鬆也要有個限度啊,比如說要立身中正,不可東倒西歪啦。」他聽了之後態度變得很激動,一再地強調掤勁在太極拳的重要,他認為鬆是有條件的,不是一昧的放鬆,而是要將意念注入,培養出掤勁。

他強調陳氏太極拳掤勁的韌性極強,如綿裡裹鐵。你出十分力,我用十分力去接,你出三分力,我用三分力去接,不可多也不可少,多就是頂,少則是丟,要在鬆沉與掤勁永不丟中求矛盾的統一。

他又問我打拳架的順序如何,請我發表意見。這次我不敢隨便亂講,我遜謙地回答說:「大約是由高到低,由慢到快,其餘的就不太清楚了。」他說:「拳架打快的原因在求身法的靈活,所謂靈活並非求快,後發先至,快沒有用,打不到我,我不用快,一招就夠了。拳架慢的原因在求功架穩固、鍛練體力、細細體會腰胯的運轉,實際運用仍要求靈活,而不是快。大凡動作起的時候慢,結束的時候慢,只有中間的動作要快,以鍛練腰胯身形的靈活度……」


中華民國90年10月27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