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4日 星期四

L師兄教練場交流記

大前年十一月的第二個禮拜天,A師兄約我一起去L師兄的場子交流。行前我早已耳聞L師兄那邊高手雲集,所以A師兄先前幾番邀約,我都藉故推辭不去,就是因為怕出糗。後來為了追尋真正的太極拳理,總算下定決心答應赴約,想不到還真的出糗了。

在L師兄的教練場被幾位高手輪番慘電就不提了,更糗的是,後來他們介紹一個新來的說要向我請教。當他們說新人只學兩個月時,我心裏想的不是他們想找個新人來讓我恢復信心,而是他們覺得我的功力只夠陪學兩個月的玩,這比剛才更加打擊我的自信心。所以當他們反問我學多久時,我既無奈又困窘的回答說有十幾年時,他們聽了都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繼而哈哈大笑,弄的我十分難堪。

我心想既然都來了,臉也丟了,不差再丟一次,就跟他推吧。他果然沒讓我失望,我又再一次丟臉了。

我推不動那個新人,即使他比我還矮、比我還瘦。一搭手我就覺得他很整,沒有空隙可入,他雖沒有積極進攻,就只是手搭著手,但他手稍一轉動,我的根就已經被掀起而站立不穩。其實推手至此高下已分,並不需要發放或柔化才能顯示高低。更何況我既已站立不穩,又何從施展那些高深的功夫?

推手不過一分鐘我便心灰意冷的把手放開,示意他不必再推了,原本在旁圍觀的高手們也重新靠攏過來。

當下我已心知肚明又要被眾人嘲笑了,就在我已經萬念俱灰,呆立原地等著被嘲笑的時候,L師兄突然插話進來轉移大伙的話題,適時的讓我免於尷尬的境地。

L師兄向我們介紹教練場的來由,以及他練拳、推手的經歷與心得。言談中偶爾夾雜著拳經拳論和師祖的語錄,印象中L師兄最常提到的是師祖說的:「上下相隨、內外相合、虛實分清。」L師兄說他練拳最初從上下相隨入手,繼而追求內外相合,至於虛實分清則尚在努力中。L師兄說他和各家高手交流這麼多年,大部分的人連上下相隨都做不到,卻誇談虛實,真是可怪可笑......

L師兄的言論讓我湧起一股莫名的感覺,這些拳經拳論和師祖的語錄聽在我耳裡怎麼有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

L師兄說他自己一天只練三趟老架,他說練完三趟就沒力了,而且也沒那麼多時間練。我聽了大不以為然,心想曾師祖一天練二三十趟,師祖一天少說也有練六趟,他一天才練三趟怎麼可能會有如此大的功力?他肯定有什麼內功或功法藏起來不想讓我們知道。況且他一天三趟就可以推倒一堆高手了,那如果他一天六趟十趟的練,豈不飛天了?

多年後我才相信L師兄一天只能練三趟是真的,因為我自己最多只能練一趟,一趟練完已是汗流浹背全身濕透,再無餘力練第二趟了。

L師兄又說他們沒有什麼內功或功法之類的,他們就只是勤練基本功而已,他們對基本功的要求很嚴格,一定要按照太極拳的要領來練習,絲毫不得馬虎。

我聽了忍不住心中狂喜:就是這個!這個基本功一定就是他們這一團這麼強的秘密,還說沒有內功或功法,果然是騙人的!無論如何我一定要把這個基本功學起來!

正當我想仔細聽下去的時候,L師兄話題一轉又聊到其他地方去了。我暗自咒罵一聲:WTF!就在我準備開口問他基本功是什麼的時候,L師兄又把話題轉回來了:「我們就只有練師祖傳下來的陳氏太極拳,沒有練其他的功夫,也沒有扎杆和刀槍劍棍等兵器。我們大部分時間都在練老架,砲捶幾乎沒練,其他的時間就一直推手......」聽到這裡原本卡在喉嚨的話就被我吞回去了,我已經知道他們的基本功是什麼,沒有必要再問了。

他們的基本功就是拳架,一招一式皆反覆琢磨以確定是否合於拳經拳論,再以推手檢驗拳架是否練對練錯。他們不強調練習趟數的多寡,而極端重視每個動作是否精準到位。

他們的基本功如此平凡無奇,而據此練出來的功夫卻又出奇的大,說出來恐怕無人相信。我想起了太極拳經裡的一句話:「本是捨己從人,多誤捨近求遠。」這句話本該是每個練太極拳的人都應再熟悉不過,且該身體力行的,我卻不知為何鬼遮眼居然視而不見?

回程的時候我一直在思考是什麼原因讓我們和L師兄他們之間的實力差距這麼大?即使我再不濟,十幾年的拳齡打一折至少也該有一二年的功力,為何會輸給一個才學兩個月,連整套拳都未學完的人,而這人還比我矮比我瘦?我遇到的並不是什麼稀世天才,他只是把該練的練好而已,而我呢?這十幾年我練了什麼?數不清的功法、數不清的套路,我原本以博採眾長、兼擅多家自豪,如今看來不過是個收集者,無止境的收集功法、套路,還自以爲別人有的我也有,別人會的我也會,原來我有的只是外形,我會的只是皮毛。十幾年的光陰、心血、金錢,就這樣毫無意義的在我面前虛擲了。我難過極了。

我為我居然想問他們的基本功是什麼而感到羞愧,我學了十幾年竟還停留在外家的觀念,明明剛剛已經被狠狠的修理過了,卻還天真的以為是因爲少學了什麼基本功才輸的。我會輸不是因為學的不夠多,而是因為我沒有練進去。

我又想博採眾長、兼擅多家難道是錯的?博採眾長是好的,可是不該喧賓奪主,忽略原本的核心;兼擅多家不是壞事,可是本身的基礎應該要先打好,心有餘力才去學習新的東西。

我們的問題在於學太多功法了,又把內功看得太重了,是以才會養成一種習慣,見到別人功夫好就想學他們的內功或功法,而不去考慮這兩套體系的技術是否相容?核心是否一致?因而變成了東拼西湊,失去自己特色的四不像。

長久以來我們都忘記了老實練拳才是最重要的,有問題就應該向拳中去找,而不是避開問題只想走捷徑,去追求那些看似短期即可見效,實則長遠來看是多繞遠路的內功或功法。

我思前想後總算悟出一個道理,能夠用來解釋為什麼我們會面臨這樣的困境,並且可以用簡單的一句話來總結:就是我們的武學理念是+法,L師兄的武學理念是-法。在武術的世界裏,1+1不一定會等於2,有時候可能還會小於1。

其實武學浩瀚,窮極一生也不可能得其全部,倒不如追求一樣就好。若是有很多想追求的該怎麼辦?那就只追求單一核心就好,其他的就當作玩票性質,追求過多的核心反而是重複浪費或矛盾互斥。

經過這次的交流我才發現我的問題所在,一直待在同溫層內,不去面對外面的挑戰是不會成長的。

筆談至此,是否我是在為自己的失敗找藉口,在埋怨老師呢?不是的,學習要找對方法,把所有問題歸咎於自己練的不夠多、不夠努力,而不去面對問題並找出問題的原因、解決問題的方法,是不對的,對改進錯誤,提升自己是沒有幫助的。

平心而論老師是一個很好的老師,他教的東西都很好,不藏私,很盡心。只是對我來說東西太多了,而且不適合,因此我只能說很遺憾我資質駑頓,學不了那麼多好東西。

理清思緒知道自己哪裡不足之後,就不該再受情緒困擾,因此我試著放下一切,讓心情沉澱。不想事隔多年,仍歷歷在目,一回想,心底的波濤竟又再起。感慨啊,在我蹉跎的人生項目上又增添新的一筆。既然還擱在心上,那就形諸文字吧,全盤托出後就徹底放下。


中華民國108年4月4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